SA 8000 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體系
什么是SA8000﹖
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體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簡稱SA8000) 是一種基于國際勞工組織憲章(ILO憲章)、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世界人權宣言而制定的,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標準體系。
1997年,總部設在美國的社會責任國際組織發起并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它國際組織,制定了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它是全球首個道德規范國際標準。其宗旨是確保供應商所供應的產品,皆符合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SA8000標準適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其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之國際標準。
SA8000頒布后,在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很快獲得了廣泛支持。—些大的購銷商都極力促使此標準的實施。
經過認證的公司會獲得證書,可得到SA8000證書的副本用于促銷。目前全球大的采購集團非常青睞有SA8000認證企業的產品,這迫使很多企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申請與維護這一認證體系,這無疑會大大增加參與認證公司的經營成本。
SA8000作為社會責任方面的一個認證體系,不僅明確了社會責任規范,而且也提出了相應的管理體系要求。將社會責任和企業管理結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范組織尤其是企業的道德行為,有助于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工權益。
SA8000有什么主要內容﹖
(1)童工。公司不應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應與其它人員或利益團體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兒童和應受當地義務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將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環境或條件下;
(2)強迫性勞動。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也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雇起始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
(3)健康與安全。公司應具備避免各種工業與特定危害的知識,為員工提供健康 、安全的工作環境,采取足夠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中的危害隱患,盡量防止意外或傷害的發生;為所有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包括干凈的浴室、廁所、可飲用的水;潔凈安全的宿舍;衛生的食品存儲設備等;
(4)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 公司應尊重所有員工自由組建和參加工會以及集體談判的權利;
(5)歧視。公司不得因種族、社會等級、國籍、宗教、身體、殘疾、性別、性取向、工會會員、政治歸屬或年齡等而對員工在聘用、報酬、培訓機會、升遷、解職或退休等方面有歧視行為;公司不干涉員工行使信仰和風俗的權利和滿足涉及種族、社會階層、國籍、宗教、殘疾、性別、性取向、工會會員和政治從屬需要的權利;公司不能允許強迫性、虐待性或剝削性的性侵擾行為,包括姿勢、語言和身體的接觸;
(6)懲戒性措施。公司不得從事或支持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
(7)工作時間。公司應遵守適用法律及行業標準有關工作時間的規定。同時,員工每7天至少有一天休息時間。所有加班工作應支付額外津貼,且所有加班必須是自愿的;
(8)工資報酬。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于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并且必須足以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以及提供一些可隨意支配的收入并以員工方便的形式如現金和支票支付;對工資的扣除不能是懲罰性的并應保證定期向員工清楚詳細地列明工資、待遇構成;應保證不采取純勞務性質的合約安排或虛假的學徒工制度以規避有關法律所規定的對員工應盡的義務;
(9)管理系統。高層管理階層應根據本標準制定公開透明、各個層面都能了解并實施的符合社會責任與勞工條件的公司政策,要對此進行定期審核;委派專職的資深管理代表具體負責,同時讓非管理階層自選出代表與其溝通;建立并維持適當的程序,證明所選擇的供應商與分包商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實施SA8000標準的意義
1) 消除國際貿易中的勞工壁壘﹔
2) 提升公司社會責任形象,提高公司聲譽﹔
3) 使公司行為合法化,符合政府法律法規的要求﹔
4) 使消費者對產品建立正面情感﹔
5) 保障員工權益,樹立員工信心,增加團隊的凝聚力;
6) 減少國外客戶對供應商的第二方審核,節省費用﹔
7) 使合作伙伴對本企業建立長期信心。
SA8000的主要特點
1、將勞工標準與訂單掛鉤
SA8000標準要求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要承擔環保和勞工等方面的社會責任。
2、對資本權力的制約
SA8000標準是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進行的一種制約,站在保護勞工的角度來看, SA8000對廣大勞工來說是一項福音,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不合理工資、超強度勞動、不安全勞動環境、雇傭童工、體罰等等侵犯勞工權益的事情。
3、標榜仁義、道德旗號
現在,許多大的跨國公司幾乎都在對下游產業鏈進行勞工權益評估,進行監督。他們認為不僅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也對所有產業鏈的員工負責,這種理念已經超越了法律范圍,成為一種道德的要求,并且這種道德的要求已經升華為一種隱形的市場力量,一種賺錢的游戲法則。SA8000說到底不是標準,而是一種規則。按照規則做事,就能獲得施舍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上看,落實SA8000標準,似乎不是降低了競爭力,而是提升了競爭力。
SA8000的實施情況
截至2003年8月,全世界共有36個國家的259家企業組織獲得了SA8000認證證書。這259家組織涉及35個行業,主要包括服裝、紡織、玩具、化妝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
從獲證組織的國別分布看,中國最多,10個行業的34個組織獲得認證,占總數的22.7%;其次是意大利,14個行業的25家組織獲得認證,占16.7%;印度位居第三,6個行業的14家組織獲得認證,占9.3%。值得注意的是,歐美等在勞工標準方面呼聲最高的發達國家獲得認證的組織并不多,而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獲得此項認證的組織占絕大多數比例。
從獲證組織的行業分布看,服裝、紡織和玩具行業的企業位居前三位,三者合計57家,占總量的38%;此外,化妝品和家用器皿行業的企業也較多;勞動密集型行業占據優勢。此外,不少咨詢機構、政府部門、提供清潔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單位也獲得了SA8000認證。
企業為什么要獲取SA 8000認證
SA 8000審核可確保企業符合國際行業準則或采購要求,幫助企業識別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展示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諾,規避風險并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該審核可以促進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違規成本,減少用工風險。